第二屆中國食品冷庫行業年會暨第四屆全國農副產品冷鏈系統建設運營研討會于2012年8月16日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食品物流專業**會主辦,農業部冷庫及制冷設備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和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支持,為中國冷鏈物流萬里行活動核心內容之一。
會議圍繞“冷庫建設與發展”、“冷庫的投資與回報”、“提高冷庫生產力”、“冷庫的能耗與績效”和“冷庫的經營管理”等主題展開了深層探討。
冷庫建造是一項高科技、高精度、高投資的產業。經過幾年的發展建設,我國冷庫行業逐步改變粗放的發展模式,朝精細化、專業化、集約化、節約型、環保型、智能型的方向發展。
據中國冷鏈物流聯盟對全國300家樣板**統計,庫容量為8**359**267萬噸,行業保持每年20%的增長速度,企業利潤率在5%—8%,能量能耗與效率效益成為冷庫經營單位的重要參數。
會上,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們尖銳指出,我國冷庫建設現存五大通病,阻礙行業健康發展。一是通用冷藏庫過多,特殊或專用冷藏庫不足,庫容的地域分布及庫區內部結構不合理。二是流通用的冷藏庫過量,生產性的冷庫及加工設備不足。三是先進的主輔機系統集成后,沒有達到應有的節能減排目標。四是市場對冷庫投資咨詢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
會議強調,冷庫的革新關鍵在設計理念和技術、冷量配比、工程安裝,良好的運營關鍵在專業人才管理和市場**。老設備、舊冷庫要進行升級換代,現代化冷庫功能要綜合,要重視土地資源、優化庫容、節能環保、可調可控,建造設施完備、管理規范、技術先進的抗風險、抗競爭、低能耗、**率、具有現代意義的冷鏈物流中心。